2022. Apr. 03

永鑫能源為何投入地方創生?一箱蔬菜中隱含農夫笑容

【亞洲地方創生】一箱箱竹山小農採收的友善蔬菜,直送到城市裡的大企業,不只是單純的捐款與愛心公益,背後還動員了企業員工進入竹山的故事裡,以身為竹山的關係人口為榮。

台灣的地方創生政策,從政府到民間如火如荼地推進。近三年可以看見愈來愈多的青年創生團隊身影,出現在偏鄉、小鎮、農村與部落。式微已久的社區,逐漸有了朝氣,開始舉辦各種不同的活動、課程與展覽,成為地方最美的創生風景。

當青年決定留鄉,有了守護地方的意識,開始建立屬於理想中創生事業的當下,初期可能會有政府的計畫資源挹注,爾後,就必須仰賴自己團隊的商業模式來生存。

如何在地方創造永續發展的生意呢?我相信這是地方創生被積極賦予的使命與意義。

因此,在花了相當長時間與心力,思考創生本身的適切與意義時,通常對於如何持續深化創生的市場商業經營,卻仍然著墨甚少。

如果無法將地方創生引導為民間企業來一起共同投入,就幾乎是注定要靠著政府長期的補助計畫才能夠維繫,這樣的地方,其實是背離創生的真實意涵。

只有號召更多民間企業積極參與,逐步減少對政府補助的依賴,才是創生真正需要長遠發展的方向。

那麼,如何建構一個創生平台、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呢?究竟,企業所想像的、又是什麼樣的創生呢?有沒有一種方式,既能夠展現地方創生團隊努力、也同時滿足企業的需求呢?

能源系統整合公司投入地方創生

當我開始嘗試思考,如何將竹山15年創生地方經驗,試圖能夠與更多企業進行更多未來的合作時,去年(2021)在一個偶然機會,我受台灣大學的盧秋玲老師邀請,在台大復旦EMBA課程中,做了一場竹山創生經驗的演講。

記得當天下午交流熱絡,大家聽了竹山從文化、社區、小鎮到亞洲的創生實踐省思之路,過程中產生了許多認同與共鳴。

我就在那樣的場合,認識了一位「湯孟翰」先生,他相當年輕,當下他與我互相交換了名片,沒多久,我就收到他給我的訊息,他希望能夠與我盡快碰面,多了解我們在竹山創生經驗的更多細節。

於是,我在台大復旦EMBA的第二場演講,他就再度趕來學校見我一面。當時,我看見他的休閒打扮,彷彿是學校的學生一般,帶著許多問題以及想要投入的做法,不斷跟我交換意見。

我當時以為他可能僅是為了學校課業,需要多所著墨前來請益,沒想到他竟是永鑫能源集團的執行長,一家規模相當大的能源系統整合公司。

我非常訝異地詢問:「為何湯執行長,會對於地方創生議題那麼積極呢?」

「因為,我是在台灣東部長大的孩子,另外,永鑫能源所規畫建立的太陽能場域,幾乎都是位於台灣地方的鄉鎮當中,因此,對於城鄉落差現況比其他企業更有感觸,」湯執行長回覆我:「我希望能透過自己跟公司的力量,為台灣的地方創生,盡一己之力。」

沒多久,湯執行長就親自到訪竹山台西車站的創生聚落,進行參訪與交流。爾後,也立即安排我們的團隊親自到台北永鑫能源集團總部,與團隊主管進行竹山創生經驗的探討,交流企業目前的想法與期待。

或許是因為我跟湯執行長的年紀相近,彼此之間對台灣的鄉鎮未來,仍然懷抱著很深的嚮往,沒想到就此牽成了小鎮文創與永鑫能源的企業社會責任(CSR)首次創生合作專案。

採購社區友善農產品,不再只為捐款和公益

專案中,系統性地提供地方創生的專業培訓課程,也強化地方組織的創生能力,更讓採購社區友善農產品的機制運作,避免僅是企業捐款與公益方式,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。

原來,企業透過社會責任專案進行地方能力培訓、員工客戶贈品採購及企業員工旅遊參訪,都是能間接與地方創生團隊,共同探討與合作支持的一種資源鏈接。

我們開始展開了常態的週期會議,一方面與永鑫能源分享地方發展近況,一方面也理解企業參與的需求與目的。

尤其,竹山足安心社區支持型農業蔬菜箱,透過永鑫能源集團大力推廣與支持之下,竹山鹿谷的友善農友們除了心懷感激外,也想讓永鑫能源集團的員工,透過蔬菜箱直送的形式,共同守護地方農業的永續發展。

有趣的是,竹山台西車站裡,只要是永鑫能源出菜的當天,從鹿谷、竹山前來的農友們總是開懷大笑,因為能將自己最努力用心所種的蔬菜,與台北城市的好朋友們分享。大家也能夠因此在竹山小鎮上安居樂業,那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幸福。

漸漸的,地方開始認識了企業的標準,企業也開始理解了地方的期待。

當企業的參與並非錦上添花,而是真正雪中送炭的禮物時,相信城鎮之間的連結與信任,就能夠潛移默化地建立緊密的共伴關係。

地方需要活化的勇氣,創生需要持續的決心。

台灣,是否能在未來讓每個企業都支持某一個地方社區的發展呢?從企業專業陪伴,社會資源引入,到企業未來投資發展,這將是真正地方創生需要前進的方向。

或許,企業需要正確觀點的引導、需要各界的期待與鼓勵,也需要更友善的法規予以支持。 永鑫能源攜手小鎮文創推行足安心友善農產企業契作

地方創生X企業「CSR」X節能碳排

地方投入創生,必須更積極創造與企業「CSR」「ESG」,甚至「淨零碳排」相關議題,進行更多元豐富的整合,才有機會吸引更多企業採購或者企業投資的意願,讓在地團隊積極與企業組織有更多的合作互動,讓偏鄉與城市創造更多議題交流,延伸出台灣由下而上、以民間為主體的藍海契機。

另一方面,為了能夠擴大企業參與,需要更多有社會影響力的數據,才能獲得更多企業信任。

為此,我們在竹山展開了數位社區、數位居民,以及數據治理的企業創生永續數據行動方案。透過區塊鏈數位身分證技術,讓企業贊助這些地方創生的專案,並透過專案的數位化,持續累積企業整年度參與的數據,長期收集,以打造更完善的地方發展決策系統。

台灣的地方創生經驗,若要能夠展現到亞洲,我相信有兩個獨特優勢:一是科技積極導入的創生,二是引導企業參與的機制。

若能持續呼籲民間企業更積極參與採購、委託與投資之外,同時持續研發更有效益的科技平台技術整合,讓企業所投入的每一筆預算,務實展現在社會影響力的指標上,以獲得更多城鄉彼此的信任。如此一來,我相信世界上最遠的距離,將不再是地方與創生之間的距離。 永鑫能源CSR

Top